麥當勞、星巴克都做了小程序的三個原因
星巴克(Starbucks)是美國一家連鎖咖啡公司,由Jerry Baldwin、Zev Siegel和Gordon Bowker于1971年在美國西雅圖聯合創立。
1987年,霍華德·舒爾茨籌資買下星巴克,推動了星巴克的轉型;1992年6月,星巴克在美國上市;1999年,星巴克收購泰舒茶品牌。
都說“民以食為天”,據中國烹飪協會統計,在過去的2017年全國餐飲收入接近3.9萬億元,同比增長達10.7%。
餐飲行業看似一片紅火,但不少商家卻感覺生意越來越難做,比如說拉客成本過高、門店拓客難、利潤低、顧客難維護等。
但微信小程序來了后,這些困擾餐飲商家許久的難題得到解決方案了。
自2017年1月9日微信小程序發布后,餐飲業小程序動作頻頻,周黑鴨、麥當勞、星巴克等一線餐飲品牌都相繼加入了小程序的隊列。
毋庸質疑,作為線下典型的零售業代表,餐飲業占據線下消費的大頭。
微信小程序的初衷就是實現線上線下有機結合,自然將餐飲界作為攻占市場的核心。
針對用戶在產品體驗中的不方便和不爽,小程序利用輕便、低成本、高效的特點對餐飲行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小程序一上線,很多商家就抓住了這波節奏,占領了大量流量。
小程序的這些舉動明顯對標美團等外賣平臺,并有所創新和突破。餐飲商戶尋找平臺合作的痛點有兩個,一個是成本太高,一個是因為沒有自己的流量圈,難以留存用戶。
而微信日活用戶就有近10億的規模,相比于美團、餓了么等外賣平臺還要耗費巨額成本去引流,接受平臺抽點,小程序背靠微信這座大山,線上流量的獲取優勢十分明顯。
餐飲業營銷主要解決三件事:拉新客、留老客、做促銷。小程序是怎么解決這些問題的呢?
充分利用天然免費流量——“附近的小程序”來覆蓋門店周邊三公里內的顧客,客戶到店后,可通過排隊游戲、領卡有禮、充值有禮等活動,吸引顧客就餐并進行社交分享,從而為門店帶來更多的社交流量。
將小程序二維碼貼于各個餐桌上,顧客通過掃碼點餐、埋單等優化服務體驗,降低等待時間。
商戶還可以通過小程序的會員管理系統,引導會員升級,完成有效的營銷行為,最終實現消費引流。比如,顧客在首次消費即成會員,商家也通過開卡禮吸引更多顧客成為會員,之后通過消費積分、優惠券等營銷形式有效刺激二次消費。
顧客餐后離店,服務并未結束,餐后的關系營銷才剛剛開始。商家可以建立基于微信的去中心化的平臺和會員體系,借助小程序+公眾號,積累自己的存量會員和忠實顧客,形成自己的顧客矩陣。通過日常的產品展示、優惠信息推送等,讓顧客能保持對餐廳的關注度,進而刺激更多的潛在消費。
2018餐飲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隨著人們的飲食需求的變化,餐飲行業也日新月異。想要在餐飲市場中生存,就需要順應時代的趨勢。
小程序的風口不知道還能持續多久,但機遇這東西就在一瞬間,抓不抓得住也就是一念之間的事情了。
品牌定位:“星巴克”這個名字來自美國作家麥爾維爾的小說《白鯨》中一位處事極其冷靜,極具性格魅力的大副。他的嗜好就是喝咖啡。麥爾維爾在美國和世界文學史上有很高的地位,但麥爾維爾的讀者群并不算多,主要是受過良好教育、有較高文化品位的人士,沒有一定文化教養的人是不可能去讀《白鯨》這部書,更不要說去了解星巴克這個人物了。從星巴克這一品牌名稱上,就可以清晰地明確其目標市場的定位:不是普通的大眾,而是一群注重享受、休閑、崇尚知識尊重人本位的富有小資情調的城市白領。
品牌識別:星巴克的綠色徽標是一個貌似美人魚的雙尾海神形象,這個徽標是1971年由西雅圖年輕設計師泰瑞·赫克勒從中世紀木刻的海神像中得到靈感而設計的。標識上的美人魚像也傳達了原始與現代的雙重含義:她的臉很樸實,卻用了現代抽象形式的包裝,中間是黑白的,只在外面用一圈彩色包圍。二十年前星巴克創建這個徽標時,只有一家咖啡店。如今,優美的“綠色美人魚”,竟然與麥當勞的“m”一道成了美國文化的象征。
品牌訴求:顧客體驗是星巴克品牌資產核心訴求。就像麥當勞一直倡導銷售歡樂一樣,星巴克把典型美式文化逐步分解成可以體驗的元素:視覺的溫馨,聽覺的隨心所欲,嗅覺的咖啡香味等。試想,透過巨大的玻璃窗,看著人潮洶涌的街頭,輕輕啜飲一口香濃的咖啡,這非常符合“雅皮”的感覺體驗,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何等令人向往! jesper kunde在《公司宗教》中指出:“星巴克的成功在于,在消費者需求的中心由產品轉向服務,在由服務轉向體驗的時代,星巴克成功地創立了一種以創造‘星巴克體驗’為特點的‘咖啡宗教’。”
星巴克人認為:他們的產品不單是咖啡,咖啡只是一種載體。而正是通過咖啡這種載體,星巴克把一種獨特的格調傳送給顧客??Х鹊南M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感性的文化層次上的消費,文化的溝通需要的就是咖啡店所營造的環境文化能夠感染顧客,并形成良好的互動體驗。
品牌傳播:星巴克的品牌傳播并不是簡單的模仿傳統意義上的鋪天蓋地的廣告和巨額促銷,而是獨辟蹊徑,采用了一種卓爾不群的傳播策略——口碑營銷,以消費者口頭傳播的方式來推動星巴克目標顧客群的成長。
舒爾茨對此的解釋是:星巴克的成功證明了一個耗資數百萬元的廣告不是創立一個全國性品牌的先決條件,充足的財力并非創造名牌產品的唯一條件。你可以循序漸進,一次一個顧客,一次一家商店或一次一個市場來做。實際上,這或許是贏得顧客信任的最好方法,也是星巴克的獨到之處!
星巴克通過一系列事件來塑造良好口碑。例如在顧客發現東西丟失之前就把原物歸還;門店的經理贏了彩票把獎金分給員工,照常上班;南加州的一位店長聘請了一位有聽力障礙的人教會他如何點單并以此贏得了有聽力障礙的人群,讓他們感受到友好的氣氛等。
品牌聯盟:星巴克提升品牌的另一個戰略是采用品牌聯盟迅速擴大品牌優勢,在發展的過程中尋找能夠提升自己品牌資產的戰略伙伴,拓展銷售渠道,與強勢伙伴結盟,擴充營銷網絡。
barnes&nobile 書店是同星巴克合作最為成功的公司之一。barnes&nobile曾經發起一項活動,即把書店發展成為人們社會生活的中心,這與星巴克“第三生活空間”的概念不謀而合,1993年barnes&nobile開始與星巴克合作,讓星巴克在書店里開設自己的零售業務,星巴克可吸引人流小憩而不是急于購書,而書店的人流則增加了咖啡店的銷售額。1996年,星巴克和百事可樂公司結盟為“北美咖啡伙伴”,致力于開發咖啡新飲品,行銷各地。星巴克借用了百事可樂100多萬個零售網點,而百事可樂則利用了星巴克在咖啡界的商譽,提高了產品形象。 2007年,星巴克和蘋果公司達成了一項合作協議,在星巴克的連鎖分店中安裝相關終端設備,iPod音樂播放器用戶和iPhone手機用戶都能夠在星巴克的連鎖店中使用全新的iTunes在線音樂下載服務,將咖啡與音樂融為一體新服務形式開創了營銷先河。
品牌擴張:星巴克連鎖式的擴張,得益于星巴克給自己的品牌注入了價值觀,并把企業文化變成消費者能夠感受到的內容和形式。星巴克品牌擴張,一直堅持直營路線:由星巴克總部進行直接管理,統一領導,目的是控制品質標準。這樣每家店都由總部統籌管理和訓練員工,保證每家海外商店都是百分之百的美國星巴克血統。雖然初期投入的資本較大,但是職員的專業素質高,便于咖啡教育的推廣,并建立了同業中的最專業的形象,星巴克品牌的擴張也更加堅定有力。
2001年年底,美國凱洛格管理學院的調查結果表明:成功的公司都用一種前后一致的、明確的多層面方式來定義和運用感情關系。星巴克崛起之謎在于添加在咖啡豆中的一種特殊的配料:人情味兒。星巴克自始至終都貫徹著這一核心價值。這種核心價值觀起源并圍繞于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構建,以此來積累品牌資產。霍華德·舒爾茨相信,最強大最持久的品牌是在顧客和合伙人心中建立的。品牌說到底是一種公司內外(合伙人之間,合伙人與顧客之間)形成的一種精神聯盟和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利益共同體。
星巴克負責飲品的副總裁米歇爾·加斯說:“我們的文化以情感關系為導向,以信任為基礎,我們所說的伙伴關系涵蓋了這個詞所有的層面。這種情感關系非常有價值,應該被視為一個公司的核心資產即公司的客戶、供貨商、聯盟伙伴和員工網絡的價值。”從咖啡館到咖啡王國,星巴克證明了與客戶的良好關系和看得見的資產一樣重要。
客戶資產:星巴克一個主要的競爭戰略就是在咖啡店中同客戶進行交流,特別重要的是咖啡生同客戶之間的溝通。每一個咖啡生都要接受24小時培訓——客戶服務、基本銷售技巧、咖啡基本知識、咖啡的制作技巧??Х壬枘軌蝾A感客戶的需求,在耐心解釋咖啡的不同口感、香味的時候,大膽地進行眼神接觸。星巴克也通過征求客戶的意見,加強客戶關系。每個星期總部的項目領導人都當眾宣讀客戶意見反饋卡。
員工資產:星巴克要打造的不僅是一家為顧客創造新體驗的公司,更是一家高度重視員工情感與員工價值的公司?;羧A德·舒爾茨將公司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企業與員工之間的“伙伴關系”。他說:“如果說有一種令我在星巴克感到最自豪的成就,那就是我們在公司工作的員工中間建立起的這種信任和自信的關系。”
在星巴克,員工不叫“合伙人”。1991年,星巴克開始實施“咖啡豆股票”,這是面向全體員工的股票期權方案。其思路是:使每個員工都持股,都成為公司的合伙人,這樣就把每個員工與公司的總體業績聯系起來,無論是CEO,還是任何一位合伙人,都采取同樣的工作態度。20世紀90年代中期,星巴克的員工跳槽率僅為60%,遠遠低于快餐行業鐘點工的140%到300%的跳槽率。
供貨商資產:星巴克的關系模式也往供應鏈上游延伸到供貨商們,包括咖啡種植園的農場、面包廠、紙杯加工廠等。星巴克對供應商的挑選、評估等程序相當嚴格,星巴克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來開發供應商,能夠力保與供應商保持長期穩定關系,這樣一可節約轉換成本,二可避免供應商調整給業務帶來的沖擊。副總裁 john yamin說:“失去一個供應商就像失去我們的員工——我們花了許多時間和資金培訓他們。”
星巴克(Starbucks)咖啡公司成立于1971年,是世界領先的特種咖啡的零售商,烘焙者和星巴克品牌擁有者。旗下零售產品包括30多款全球頂級的咖啡豆、手工制作的濃縮咖啡和多款咖啡冷熱飲料、新鮮美味的各式糕點食品以及豐富多樣的咖啡機、咖啡杯等商品。此外,公司通過與合資伙伴生產和銷售瓶裝星冰樂咖啡飲料、冰搖雙份濃縮咖啡和冰淇淋,通過營銷和分銷協議在零售店以外的便利場所生產和銷售星巴克咖啡和奶油利口酒,并不斷拓展泰舒茶、星巴克音樂光盤等新的產品和品牌。
本文鏈接:http://www.lever-up.com/news/527.html-麥當勞、星巴克都做了小程序的三個原因
【版權提示】小呈科技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如果本文存在版權問題,請發送相關身份證明、聯系方式、具體問題至261075416@qq.com ,我們核實后將馬上處理。本站文章觀點不等同于公司觀點,如因相關內容導致財產損失與本站無關。